
台灣棋王第8屆七番決賽開戰,今年由紅面棋王周俊勳挑戰,首屆冠軍衝擊2連霸的王元均,兩人雖曾在十段賽有過三番勝負,但在棋王七番棋是嶄新對戰組合。
主辦方海峰棋院本屆做出改變,找來台北市文化局協辦記者會,昨(11/18)日午間於市府沈葆楨廳舉行,蕭正浩十段就位式與棋王賽前祭。[[周俊勳]]VS[[王元均]]先禮後兵握手,然後坐上預備好的棋枰前完成猜子,結果第一局執黑棋者為衛冕者王棋王,以先著之利要給前輩挑戰者下馬威。
(以下採新訊息置頂:)

[[劉耀文]]老師本日瞄準多位明星棋手,後來又訪問了[[林士勛]]、[[林立祥]]、[[俞俐均]],首戰精彩的視訊職播內容豐富;而下一次再開可能是在有人聽牌後,若能下到第七局又將會充滿爆點,眾家媒體也可能會來關注戰局。
今天跟[[夏大銘]]請教了對局裡的變化,將另闢專文介紹該型態的推薦定石。
棋王七番勝負挑戰決賽日程如下:11月19日第一局,11月23日第二局,11月26日第三局,11月30日第四局,(若有)12月3日第五局,12月7日第六局,12月10日第七局。

16時29分,[[王元均]]棋王執黑5目半勝[[周俊勳]]九段(319手止),以1:0於七番棋開門紅先馳得點,可說是發揮了盤上控制力的完勝好局,11月23日於海峰棋院續弈第二局;似乎有第二戰是關鍵分水嶺的說法,先勝的人贏得此局就拉開差距,先負者得此勝扳平且氣勢翻轉,對雙方都可說是初期必爭之局。
午休(黑111)用時白方54分,黑方2小時7分;終局時白方尚有約43分鐘用時,黑方剩下最後3次讀秒;記譜員[[林彥丞]],裁判長[[秦世敏]]。

[[劉耀文]]到研究室邀請棋手來訪問,[[陳祈睿]]、[[蘇聖芳]]都先後成為嘉賓,在講解棋局之餘也介紹選手給棋迷,拉近職棋與一般棋友的距離。[[劉耀文]]多年前便曾講解CMC盃,2010年亞運會曾在緯來即時解盤,後來棋王賽有LGS精采好棋解說,圍棋名嘴的形象愈來愈深入人心,經驗也隨之逐年變得更加成熟;近年與[[黨希昀]]的搭檔廣受歡迎,在許多解盤場合都成為經典組合。下午又訪問了復歸保級的[[林書陽]],劉老師看到路過的道場學生[[陳首廉]],連未來的潛力少年也抓過來介紹一番。

[[周俊勳]]今年以前輩姿態扮演黑馬,也許是本屆其他人的發揮都不佳,一舉以6連勝破竹之勢提前奪挑戰,在職業生涯轉型階段意外晉級決賽;連剋[[林書陽]]、[[林君諺]]、[[陳祈睿]]、[[楊博崴]]、[[林立祥]]、[[蕭正浩]],拿到挑戰權後最終輪輸給[[林修平]]。
除挑戰者非預期被看好的新銳外,這屆循環圈還有幾個特別之處:這是第一次沒有[[陳詩淵]]的棋王循環圈(初賽止步),也是[[蕭正浩]]第一次慘遭陷落命運,[[林立祥]]締造了唯一八屆都保級的終極戰績,下一場再來介紹本屆循環圈戰況。

當主持人邀請歷屆棋王上台時,台下只多走上來一個[[陳詩淵]],紅面棋王[[周俊勳]]一旁解釋緣由:「因為[[陳詩淵]]老師太厲害了,他一個人就連拿了四屆冠軍!」被問到哪一次的決賽印象最深刻,曾4連霸的[[陳詩淵]]也禮尚往來:「應該是第2屆對[[周俊勳]]老師的第六盤棋。」
第1屆決賽循環圈兩人同率加賽,[[陳詩淵]]第2屆捲土重來挑戰成功,連克[[周俊勳]]、[[林至涵]]、周俊勳、[[蕭正浩]],四大天王的火拚成為賽史經典;詩淵也曾捐出棋王獎金十分之一,贊助數屆思源盃回饋台灣圍棋。

[[周俊勳]]在記者會上受訪坦承:「說不緊張是騙人的!」從2007年拿到LG盃世界冠軍後,媒體開始給他封以紅面棋王稱號,所以對棋王頭銜會更渴望去擁有;但是以現在的職棋生涯規劃來說,「比賽的勝負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」,所以希望從明天開始的七番棋,能下出讓自己滿意、能夠開心,不會留下後悔或遺憾的棋就好了,「這個應該比勝負還重要」。
[[周俊勳]]是台灣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世界冠軍,2008年拿下首屆台灣棋王賽冠軍,第一次高達百萬元的優勝、堪稱「嘗鮮者」。

[[王元均]]今年進入清華大學就讀,仍然保持棋賽課業兩頭燒的生活,所不同的是要往返新竹跟台北,通勤所消耗的時間與體力不同;因此職棋新銳[[陳祈睿]]評價,最近的王元均棋王比較有機可趁,選拔賽會有兩敗出局失手的情況。而王棋王本人倒是處之泰然,對於大學課業帶來的負擔覺得還好,主要因為課程安排相對較寬鬆。記者會上[[王元均]]讚賞對手,說[[周俊勳]]循環圈連勝狀態絕佳,希望下出讓自己滿意的棋局內容,期許「下好每一盤棋,有好的發揮!」

[[台灣棋王賽]]冠軍獎金新台幣100萬元,亞軍35萬元,循環圈每盤勝方2萬5千元、敗方1萬5千元;用時為各3小時,最後5分鐘讀秒。首屆冠軍為[[周俊勳]],第2~5屆冠軍為[[陳詩淵]](4連霸),第6~7屆冠軍為[[王元均]](2連霸);第1屆採決賽循環圈爭冠軍,之後各屆都採挑戰賽七盤四勝。